臺南市校園口罩使用時機及正確配戴方法 109.02.10
一、口罩分類及用途:
(一)棉布印花口罩或紗布口罩:僅能過濾較大顆粒,可作為保暖、避免灰頭 土臉與鼻孔骯髒等用途,清洗後可重複使用。
(二)醫用口罩或外科口罩:一般醫療用,有呼吸道症狀、前往醫院等密閉不 通風場所,或前往有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地區時配戴,可阻擋大部分的 5 微米顆粒,應每天更換,但破損或弄髒應立即更換。
(三)活性碳口罩:可以吸附有機氣體、惡臭分子及毒性粉塵,不具殺菌功 能,適合騎機車、噴漆作業、噴灑農藥等時機使用,一旦須費力呼吸或 無法吸附異味時應更換。
(四)N95 口罩:可阻擋 95%以上的次微米顆粒,適合第一線醫護人員使用, 因呼吸阻抗較高,不適合一般民眾長時間配戴,且應避免重複使用。
二、口罩使用時機及正確配戴方法:
(一)使用口罩之四大時機:
1. 有發燒、咳嗽、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狀。
2. 進出醫療院所。
3. 出入通風不良及擁擠密閉空間時。
4. 本身有慢性疾病的人。
(二)正確使用口罩才能有效防範病毒入侵,應注意下列事項:
1. 開:開包裝,檢查口罩有無破損。
2. 戴:兩側鬆緊帶掛上耳朵,鼻樑片固定在鼻樑,口罩拉開到下巴。
3. 壓:輕壓鼻樑片,讓口罩與鼻樑貼緊。
4. 密:檢查口罩和臉部內外上下是否有密合。
5. 同一副口罩應只限同一個人重複使用,且應每天更換。
(三)正確脫口罩,避免碰觸病毒受感染:
1. 一般健康的人拿下口罩時,請抓著耳帶、橡皮帶取下口罩,並把外 面那層包在內部進行反折;生病的人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,應 立即 更換並內摺丟進垃圾桶。
2. 脫下的口罩請勿隨意放置桌上,或是摺一摺放進包包,下次再用, 一定要馬上丟棄。
3. 脱完口罩,一定要馬上洗手。
4. 口罩只要碰到水、分泌物或髒汙就應立即更換,即便外觀乾淨,使 用 6 至 8 小時也一定要換新的。
三、如何將成人版口罩調整為兒童版適用大小:
(一)將成人版口罩棉線依照幼兒臉型大小打結。
(二)將口罩戴上幼童臉部,並檢查棉線鬆緊度是否舒適。
(三)確認鼻樑片貼合幼童鼻子,並且與臉部密合。
(四)確認鼻樑片貼合幼童鼻子,依照幼兒臉型大小打結。
四、加強宣導咳嗽禮節與手部衛生
(一)咳嗽打噴嚏時用衛生紙遮住口鼻,然後將紙丟進垃圾桶。
(二)有呼吸道不適症狀應戴口罩。
(三)用肥皂勤洗手,保持手部清潔,避免接觸眼、口、鼻。
(四)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之後要執行洗手(使用肥皂洗手或酒精性乾洗 手劑)。
(五)與他人保持適當距離(1 公尺)。
(六)拱手不握手。